2024年04月27日
微信

反思 | 婚姻中,你看重的是什么?

作者: 温良 | 来源:基督时报 | 2023年08月18日 10:38 |
播放

保罗曾说:“爱是恒久忍耐,又有恩慈,爱是不嫉妒,爱是不自夸,不张狂, 不做害羞的事,不求自己的益处,不轻易发怒,不计算人的恶,不喜欢 不义,只喜欢真理,凡事包容,凡事相信,凡事盼望,凡事忍耐,爱是永不止息。”

这是保罗对爱的定义,而对于今日的你我,又如何定义“爱”呢?

最近有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姊妹离婚了,当她来咨询的自己离婚之后该怎么办的时候,虽然我表面上没有什么波澜,但是内心中充满了诧异:“这么小的孩子就离婚了,究竟是什么?”

当我带着这个问题向她寻求答案的时候,她说的也很直接:“因为喜欢而结婚,因为不喜欢而离婚”。这是现在太多人的答案——喜欢,然而这个“喜欢”谁又能保证长久不变呢?曾经有人说“山无棱,天地合,乃敢与君绝”,如今,天还是曾经的天,山也还是昨日的山,身边却早已经不是昔日说话的人。

人难道不能追求“喜欢”“快乐”吗?当然可以,因为人活着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受苦,结婚的目的也并不是为了受苦。但是我们并不能将追求快乐当成人生最高的目标,也不能将其当作唯一的目标。

原因乃是在于“喜欢”“快乐”是结果,而不是目标。是因为我们做了正确的事情,付出了正确的代价,做出了舍己和牺牲之后所得到的果实。

就像我最开始上班的第一年的一个月,用一句夸张些的话说:“带着上坟的心情上班”其实并不过分,因为每天上班时候的心情都特别痛苦。一面要适应同事,一面要学习业务,另外自己面对全新的知识要突破自己,外加带领我的师傅做事情非常不客气,让我内心非常痛苦,可以很真实的说,当时我每天看见师傅我都想揍他。

试问,如果我带着一种“工作就要快乐的心态”上班,我能否坚持下去呢?断然不能,因为当时一点都不开心。但是我学习忍耐的功课,主动的适应工作内容、主动和同事沟通学习......一年、两年、三年,时至今日上班虽然对我而言依然不是快乐的事情,但是至少不再痛苦,甚至可以轻松的面对。

工作如此,婚姻同样如此。一旦夫妻做对了努力,注格成长,就会发现他们在婚姻生活中获得超乎所求所想的幸福;然而这一切都先要经过一些艰难的过程:冲突、恐惧、创伤,还有大大小小的排挤、争吵及受伤,以及接纳不完美与不成熟的功课,超乎预期的艰巨。

这些都是正常状况,也都是可以解决的问题。如果人原因经历流泪谷,原因踏上死的祭坛,那么必然会到达流奶与蜜之地。但是如果人遇到一旦挫折、壁垒、麻烦就选择放弃,就选择跟着感觉走,那么他也仅仅会获得感官上的一点点快乐,而这一点点快乐也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减弱。

这就是现在很多人离婚、再婚、再离婚的原因。因为他不愿委身于配偶,却想获得快乐,殊不知真实的快乐一定在牺牲、舍己、节制、忍耐,一定在于生命的深处。只是现在的价值观太过于浮躁、过于追求享乐,让人忘记了生命的本身并不在意享受,而在于经历!

这也是快乐是最糟糕价值观的原因。因为,当我们不快乐时,也许因好事正在发生。你不得已经历了危急时刻,或许是因你需要成长,而那个危机的发生可能正好解决你生活中的问题。假如你能够抓住机会,学习在各种景况中必须学会的,就可能改变一生。这也就是为什么雅各布要我们“落在百般试炼中,都要以为大喜乐,因为知道你们的信心经过试验,就生忍耐。但忍耐也当成功,使你们成全完备毫无缺欠。”

其实从圣书人物中我们就可以清楚的明白这个道理。

就像昔日约瑟在监狱中生活的时候,从人的头脑和考虑中:“这绝对是一件不好的事情,对约瑟来说绝对是一件负面的事情。”但是,事实真的如此吗?在监狱中约瑟没有失去对神的信靠,从他解梦的事情中,可以看见他与神有非常密切的关系。同时在事情结尾处看见,正是因为他在监狱中遇见的人,为他做埃及宰相做了很好的铺垫。

我们还用再说亚伯拉、以撒、雅各、诺亚、大卫、撒母耳和众先知的见证吗?他们因着信行了公义,得了应许,即使在艰难中也坚定的行在了神的旨意中。这些人尽管在肉身上受苦,但是他们看见了那更美好的盼望,为得那更美好的应许和基业。

婚姻也不同样如此吗?苦难并不是我们放弃婚姻的借口,相反乃是让我们生命变得更完全的机会;痛苦并不是让我们对婚姻失去盼望的理由,相反乃是让我们学习舍弃和奉献的契机。在基督里,我们经历一起的目的,乃是让我们“成全完备、效法基督”,由此可见,苦难不是目的,祝福才是;痛苦不是目的,祝福才是。

在婚姻我们要学习爱。不管对方如何,爱是寻求对方的益处,爱是将对方的重要性置于自身需求与欲望上,爱是牺牲、是给予并愿意受苦、为了守护一生的盟约。

因为从创造之初,爱与生命本就牢不可分。

立场声明

基督时报特约/自由撰稿人文章,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,供读者参考,基督时报保持中立。欢迎个人浏览转载,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!

版权声明

凡本网来源标注是“基督时报”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。未经基督时报授权,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、公共网站、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。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、微博、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,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、作者与链接地址(URL)。其他公共微博、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,请通过电子邮件(jidushibao@gmail.com)、电话 (021-6224 3972) ‬或微博(http://weibo.com/cnchristiantimes),微信(ChTimes)联络我们,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。